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陶雙友主任醫師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養生、減肥、通便悄悄地和“排毒”掛上了鉤,各種“排毒養生”“排毒減肥”“排毒通便”產品頻頻出現,似乎“排毒”就能健康,“排毒”就能變美。所謂的“排毒”到底是怎么回事?“排毒”產品真有那么“神奇”嗎?
吃“排毒”產品減肥
女子結腸黑變
小麗(化名)是名大二學生。兩年前剛踏入大學校園時,她身體健康,164厘米55公斤重,本來很正常。但身邊的同學都“以瘦為美”,雖然她們一個個都算不上胖,可還是希望能更瘦,瘦出纖纖細腰腿、瘦出錐子臉,“減肥”自然成了日常的“必修課”。
于是,入學一年后,在寢室同學的鼓動慫恿下,小麗接受了“排毒”減肥建議,開始服用某種“排毒減肥”產品。吃完這種產品后她經常拉肚子,她以為這就是在“排毒”,也沒當回事。在連續服用這種產品超過半年后,小麗的體重降了20多斤,減肥是“成功”了,可她隨后卻頻頻出現氣短、乏力、心悸、食欲差等一系列癥狀。更讓她苦不堪言的是,只要不吃那種產品,她就解不出大便。
擔心腸道出問題,小麗向醫生求助,醫生建議她做個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她患上了嚴重結腸黑變病。
長期濫用“排毒”產品
小心便秘腸黑變
“像小麗這類結腸黑變患者,各大醫院的胃腸鏡室幾乎每個星期都能遇到,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陶雙友告訴記者,這類患者多有這樣的經歷:長期濫用“排毒”產品,腹瀉時他們以為這就是腸道在“排毒”,殊不知,這是藥物刺激下的反應。而且長期濫用后一停,很多人就連大便都解不出來了。
陶雙友解釋說,正常情況下,小腸和大腸“各司其職”——食物通過胃的消化進入小腸,營養成分被吸收,剩下的殘渣進入大腸,積聚到一定程度,隨著大腸的規律蠕動產生便意,從而引起排便。但長期吃了含有蒽醌類化合物的“排毒”產品后,隨著蒽醌類化合物進入腸道產生化學刺激,腸道蠕動加快,甚至可能因蠕動過快導致痙攣、腹痛產生腹瀉,糞便等廢物排出的同時,電解質、水、營養物質也跟著一起流失。
陶雙友打了個比方,人的結腸好比下水道,如果使用或者保養不當,任由各種油污、酸水、飯渣、沙塵等隨意排放,久而久之下水道的管壁就會被腐蝕破壞,影響其正常功能的發揮。結腸也一樣,如果腸壁光滑通暢、蠕動功能正常,有利于各種代謝廢物的及時排出;如果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腸壁損傷,廢物在腸壁上沉積,就會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功能。
長期濫用含有蒽醌類化合物的“排毒”產品可導致正常的腸道蠕動功能紊亂而產生繼發性便秘,還可造成腸道黏膜功能損傷和腸道生態環境的破壞。久而久之,隨著深棕色的蒽醌類化合物及其代謝產物在腸壁上被吸收并沉積,在腸鏡下就可觀察到大腸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豹皮狀改變,有斑點狀、黑褐色色素沉著,可累及部分腸段甚至全部大腸,出現結腸黑變病。
結腸黑變可防難治
千萬別濫用瀉藥
陶雙友坦言,雖然很多專家認為結腸黑變病是良性的,具有非炎癥性、可逆性的特點,但也有學者觀察到這類病人當中大腸癌和大腸腺瘤性息肉的發生率較高,不可不防。另外,它可能導致便秘、腹瀉、腹痛、腹脹、肛門墜脹等癥狀,困擾患者日常生活。
陶雙友提醒,結腸黑變病“可防難治”。從日常預防的角度,一定不要濫用含蒽醌類化合物的瀉藥,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果,促進腸道保持正常的蠕動功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規律排便,這有助于防止結腸黏膜的黑色素沉著和加深。(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翁淑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