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參觀“百萬年人類史”專題展。 本報記者 趙曉霞攝
觀眾與發(fā)掘現場的考古工作者通過視頻對話,感受田野考古工作的內容與魅力。 中國歷史研究院供圖
9月15日一早,位于北京的中國考古博物館迎來了首批觀眾。當日,前10位入館觀眾可以獲得中國考古博物館開館一周年紀念禮物。
“感覺很榮幸。”一名幸運觀眾說,“我之前就來過中國考古博物館,印象很好,這次是聽說博物館又開了新展,所以想再來看看,沒想到能收到館長親自贈送的禮物,感覺特別開心和有意義。”
新展:探究百萬年人類史
這名觀眾所說的“新展”是中國考古博物館日前上新的“百萬年人類史”專題展。“該展覽展出的泥河灣遺址群和學堂梁子遺址,為觀眾理解人類文化歷史發(fā)展的最初階段提供了兩把關鍵鑰匙。”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考古博物館館長劉國祥說。
泥河灣遺址群主要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主要分布于泥河灣盆地中的陽原盆地,是華北地區(qū)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最重要的區(qū)域。自1965年以來,發(fā)現距今約176萬年至1萬年左右的遺址300余處。目前,已發(fā)掘馬圈溝、馬梁—后溝、許家窯—侯家窯、板井子、于家溝等一批重要遺址,記錄著東亞人類176萬余年的過往,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xiāng)”。
“其中,馬圈溝遺址發(fā)現10個層位的遺存,年代在距今約176萬至132萬年。累計出土近萬件石器、動物化石,是早期人類在亞洲出現并演化的實證。馬圈溝遺址第Ⅲ文化層還揭露出一組體現人類肢解、餐食草原猛犸象的遺存。第Ⅱ文化層揭露出草原猛犸象腳印40余個,多數腳印個體結構保存較好,尚可分辨出清晰的腳趾結構。”一名觀眾對展板上介紹的草原猛犸象相關遺存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學堂梁子遺址是一處集古人類、古動物、石器三位一體的世界著名舊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原鄖縣)青曲鎮(zhèn)彌陀寺村,目前已發(fā)現3具被命名為“鄖縣人”的完整人類頭骨化石,實證了中國百萬年人類史。
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學堂梁子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陸成秋介紹,學堂梁子遺址發(fā)現于1989年。1989年發(fā)現第一具頭骨化石,1990年發(fā)掘出土第二具頭骨化石。1990年至2008年歷經5次發(fā)掘,出土了豐富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等遺物。“2021年,學堂梁子遺址再次進行發(fā)掘,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武漢大學等單位聯(lián)合組成了科學研究團隊。2022年5月18日,發(fā)現了‘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
陸成秋告訴記者,“鄖縣人”3號頭骨保存較為完好,是迄今歐亞內陸發(fā)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保留了該階段人類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學特征。“該化石處在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為探討東亞古人類演化模式、東亞直立人來源、東亞直立人與智人演化關系等重大課題提供了翔實而關鍵的化石和文化證據。”
劉國祥表示,中國考古博物館有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考古成果展示,通過這兩個新增的展廳,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使我們中華文明溯源序列更加完整,使廣大觀眾能夠更系統(tǒng)更完整地了解我們中華大地上人類發(fā)展的歷史。
互動:感受田野考古魅力
自開館以來,中國考古博物館通過多種方式致力于考古成果的普及傳播并注重公眾觀展體驗。數據顯示,1年來,中國考古博物館“每月文物上新”至今已累計更新文物文獻120件(組),舉辦了30余場科普講座,進行了3200余場專業(yè)講解。
該館還通過視頻呈現、多媒體互動、場景模擬、裸眼3D等多角度多側面展示文物細節(jié),使觀眾自主參與,仿佛置身于古代社會,在當下的氛圍中體驗歷史,產生情感共鳴。
“我對館里的布置、沉浸式體驗印象深刻。比如,獨特的環(huán)境布置讓我感覺自己置身于史前時代;我也可以在大口陶尊前,通過觸摸屏幕與展示物品進行互動……這些都很有意思。”觀眾王月是在北京讀書的一名大二學生,已經來過3次中國考古博物館,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獲”。
在開館1周年之際,中國考古博物館3層演講互動區(qū)座無虛席,觀眾正在等待該館面向公眾舉辦的首次考古工地視頻連線活動。
從河南安陽殷墟洹北商城遺址宮殿區(qū)一號基址考古工地到河南洛陽二里頭遺址骨角器加工作坊考古工地,再到山西臨汾陶寺遺址手工作坊區(qū)考古工地,博古館的現場觀眾與發(fā)掘現場的考古工作者通過視頻對話,感受田野考古工作的內容與魅力。
“這是非常獨特的體驗,讓我們對考古工地有了直觀的感受。能和這幾處遺址的考古工作者對話,感覺特別幸運。”一位帶著孩子的媽媽如是表達自己的感受。
(本報記者趙曉霞)